新闻

“地理标志立法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地理标志专业委员会委员大会在南宁召开

“地理标志立法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地理标志专业委员会委员大会在南宁召开

在浙西南群山环抱的庆元县,菇香缭绕的文化传奇已经书写了800余年。随着庆元香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筹建工作进入后期,庆元县持续推进香菇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地理标志管理机制完善等,在“硬实力”提升方面成果斐然,同时还重视挖掘培育庆元香菇文化内涵,通过保护和活态传承,不断在提升庆元香菇产业软实力上狠下功夫,创新构建“‘一馆’‘一课’‘一戏’‘一技’”庆元香菇文化承载体系,让香菇文化渗透到产业发展的每一处脉络。 “一馆”筑基 走进位于县城生态公园内的庆元香菇博物馆,仿佛踏入了一部鲜活的香菇文化史书。这座全国最早创建的香菇专题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2380平方米,设立香菇之源、香菇之路、香菇之韵、香菇之问、香菇之歌五个单元,不但珍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而且还通过全息投影、VR等技术手段复原逼真的菇山生产场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菇寮生活,并能全方位、多角度领略香菇文化的源远流长。在这里,生动呈现了800多年前庆元菇民首创的人工栽培香菇技艺,演绎了香菇产业在岁月长河中不断演进的历程。 图为庆元香菇博物馆外景 据统计,庆元香菇博物馆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成为展示庆元形象、传播香菇文化的重要窗口,让每一位到访者深刻理解庆元香菇独特的文化价值,为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筑牢文化根基。 “一课”塑魂 清晨的庆元县城东小学操场上,千名学生正在齐练“菇山拳花”,抱拳行礼、秤锤落地、山羊翘角、水牛跑角……孩子们的动作惟妙惟肖,整齐标准。这套改编自“香菇功夫”的课间操,融合传统武术招式和庆元菇农持斧砍花、挑担行走的动作,成为校园里的独特风景线。近些年,该校在菇民防身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辉锦的指导下,还创作了香菇功夫七步拳花、菇山拳花、扁担功等适合小学生练习的套路,并融入篮球运球技艺、跳绳身段控制等现代体育元素,使得“香菇功夫”经历了从深山防身术到文化IP的华丽转身。 庆元县城东小学将香菇功夫定位为学校特色发展性项目,图为该校学生展演“香菇功夫” 截至目前,该校开设的“香菇功夫”校本课程,已推广至15所学校,惠及学生2万余人。香菇功夫这“一课”不仅在校园里塑造了孩子们的精神风貌,而且还通过送教、网络教学等方式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让香菇文化深深植根于年轻一代的心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了解庆元香菇地理标志产品。 “一戏”传韵 与“香菇功夫”校本课程开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庆元县对菇民戏的创新性传承。作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菇民戏的唱词和曲调融入了大量与庆元香菇种植、菇民生活相关的元素,蕴含着庆元香菇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韵味。近年来,庆元县实验小学通过开设地方精品课程《活态菇民戏》,并邀请庆元菇民戏非遗传承人杨香珍到校指导演练,帮助孩子们系统学习戏曲基础知识和唱腔、身段要领。这群“菇戏娃儿”在良师的带领下,深切感受着戏曲的独特魅力,了解了历代菇民辛勤劳作、闯荡四方的故事,逐渐成为菇民戏传承的新生力量。 图为庆元县实验小学学生正在表演菇民戏《拾玉镯》 自去年起,庆元县启动了文化特派员活动,菇民戏在资源发掘、教学传承以及曲目展演等方面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菇民戏源自庆元香菇文化的萌发与兴盛,同时也是庆元香菇产业800多年发展历程的见证。在庆元香菇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筹建的过程中,它依旧为文化传播贡献着力量,书写着新时代的独特注脚。 “一技”赋能 庆元香菇栽培技术的演化,从剁花法、段木栽培法到代料法,再到如今的菌种培育、培养基配制、环境调控等现代化技术,每一次创新都凝聚着菇农们的集体智慧。可以说,庆元香菇文化以养菇技能为核心,这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近年来,庆元通过举办“‘菇乡工匠’技能大赛”等活动,为菇农们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在擂台赛上,菇农们比拼剁花技艺、菌棒制作、香菇管理等各项技能,既传承古老文化,又交流创新经验。   图为“庆元香菇师傅”技能大赛现场 同时,庆元以“政府买单”“订单培训”的方式,每年开展20余次专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育1万多名“庆元香菇师傅”,其中获颁证书的有700余名。这些香菇师傅活跃在全国各地,传播庆元的养菇技术和香菇文化,为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值得一提的是,为保障香菇师傅们的切身利益,庆元县与河北、陕西等多地实现了“异地互认”,通过签订人才互认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两地“菇(菌)乡师傅”人才享受当地同等条件下产业、人才政策等倾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才有效流动。 “庆元香菇”文化传承形式多样,同时人才队伍来源多元,梯队优势显著。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庆元县职业高中开设的食用菌培训课程体系以地方产业需求为导向,融合技术实训、文化传承以及现代教育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和竞争优势。该校与李玉院士专家工作站、浙江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展开合作。除校内必备的实训基地外,校外基地还包括全国最大的香菇市场、浙江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实现了行业经验向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确保课程内容与产业技术同步更新。 图为庆元县职高的学生在菇棚里上实践课 庆元县通过对文化、人才等软实力的体系化挖掘与建设,让庆元香菇文化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庆元香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些文化特色项目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从文化传承、品牌塑造、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发力,助力庆元香菇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理标志产业典范。(吴善国 丁洁琼) 文章来源:公共品牌地标委

“地理标志立法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地理标志专业委员会委员大会在南宁召开

在浙西南群山环抱的庆元县,菇香缭绕的文化传奇已经书写了800余年。随着庆元香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筹建工作进入后期,庆元县持续推进香菇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地理标志管理机制完善等,在“硬实力”提升方面成果斐然,同时还重视挖掘培育庆元香菇文化内涵,通过保护和活态传承,不断在提升庆元香菇产业软实力上狠下功夫,创新构建“‘一馆’‘一课’‘一戏’‘一技’”庆元香菇文化承载体系,让香菇文化渗透到产业发展的每一处脉络。 “一馆”筑基 走进位于县城生态公园内的庆元香菇博物馆,仿佛踏入了一部鲜活的香菇文化史书。这座全国最早创建的香菇专题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2380平方米,设立香菇之源、香菇之路、香菇之韵、香菇之问、香菇之歌五个单元,不但珍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而且还通过全息投影、VR等技术手段复原逼真的菇山生产场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菇寮生活,并能全方位、多角度领略香菇文化的源远流长。在这里,生动呈现了800多年前庆元菇民首创的人工栽培香菇技艺,演绎了香菇产业在岁月长河中不断演进的历程。 图为庆元香菇博物馆外景 据统计,庆元香菇博物馆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成为展示庆元形象、传播香菇文化的重要窗口,让每一位到访者深刻理解庆元香菇独特的文化价值,为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筑牢文化根基。 “一课”塑魂 清晨的庆元县城东小学操场上,千名学生正在齐练“菇山拳花”,抱拳行礼、秤锤落地、山羊翘角、水牛跑角……孩子们的动作惟妙惟肖,整齐标准。这套改编自“香菇功夫”的课间操,融合传统武术招式和庆元菇农持斧砍花、挑担行走的动作,成为校园里的独特风景线。近些年,该校在菇民防身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辉锦的指导下,还创作了香菇功夫七步拳花、菇山拳花、扁担功等适合小学生练习的套路,并融入篮球运球技艺、跳绳身段控制等现代体育元素,使得“香菇功夫”经历了从深山防身术到文化IP的华丽转身。 庆元县城东小学将香菇功夫定位为学校特色发展性项目,图为该校学生展演“香菇功夫” 截至目前,该校开设的“香菇功夫”校本课程,已推广至15所学校,惠及学生2万余人。香菇功夫这“一课”不仅在校园里塑造了孩子们的精神风貌,而且还通过送教、网络教学等方式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让香菇文化深深植根于年轻一代的心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了解庆元香菇地理标志产品。 “一戏”传韵 与“香菇功夫”校本课程开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庆元县对菇民戏的创新性传承。作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菇民戏的唱词和曲调融入了大量与庆元香菇种植、菇民生活相关的元素,蕴含着庆元香菇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韵味。近年来,庆元县实验小学通过开设地方精品课程《活态菇民戏》,并邀请庆元菇民戏非遗传承人杨香珍到校指导演练,帮助孩子们系统学习戏曲基础知识和唱腔、身段要领。这群“菇戏娃儿”在良师的带领下,深切感受着戏曲的独特魅力,了解了历代菇民辛勤劳作、闯荡四方的故事,逐渐成为菇民戏传承的新生力量。 图为庆元县实验小学学生正在表演菇民戏《拾玉镯》 自去年起,庆元县启动了文化特派员活动,菇民戏在资源发掘、教学传承以及曲目展演等方面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菇民戏源自庆元香菇文化的萌发与兴盛,同时也是庆元香菇产业800多年发展历程的见证。在庆元香菇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筹建的过程中,它依旧为文化传播贡献着力量,书写着新时代的独特注脚。 “一技”赋能 庆元香菇栽培技术的演化,从剁花法、段木栽培法到代料法,再到如今的菌种培育、培养基配制、环境调控等现代化技术,每一次创新都凝聚着菇农们的集体智慧。可以说,庆元香菇文化以养菇技能为核心,这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近年来,庆元通过举办“‘菇乡工匠’技能大赛”等活动,为菇农们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在擂台赛上,菇农们比拼剁花技艺、菌棒制作、香菇管理等各项技能,既传承古老文化,又交流创新经验。   图为“庆元香菇师傅”技能大赛现场 同时,庆元以“政府买单”“订单培训”的方式,每年开展20余次专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培育1万多名“庆元香菇师傅”,其中获颁证书的有700余名。这些香菇师傅活跃在全国各地,传播庆元的养菇技术和香菇文化,为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值得一提的是,为保障香菇师傅们的切身利益,庆元县与河北、陕西等多地实现了“异地互认”,通过签订人才互认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两地“菇(菌)乡师傅”人才享受当地同等条件下产业、人才政策等倾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才有效流动。 “庆元香菇”文化传承形式多样,同时人才队伍来源多元,梯队优势显著。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庆元县职业高中开设的食用菌培训课程体系以地方产业需求为导向,融合技术实训、文化传承以及现代教育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和竞争优势。该校与李玉院士专家工作站、浙江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展开合作。除校内必备的实训基地外,校外基地还包括全国最大的香菇市场、浙江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实现了行业经验向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确保课程内容与产业技术同步更新。 图为庆元县职高的学生在菇棚里上实践课 庆元县通过对文化、人才等软实力的体系化挖掘与建设,让庆元香菇文化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庆元香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些文化特色项目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从文化传承、品牌塑造、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发力,助力庆元香菇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理标志产业典范。(吴善国 丁洁琼) 文章来源:公共品牌地标委

意大利葡萄酒2024年总产值145亿欧元 出口量全球第一

意大利葡萄酒2024年总产值145亿欧元 出口量全球第一

近日,意大利农场主协会(Coldiretti)发布关于2024年意大利葡萄酒行业的系列官方数据,为过去一年的发展画上圆满句号。        2024年意大利葡萄酒行业总营收额达到145亿欧元,其中81亿欧元来自出口,出口额比2023年增长近6%。2024年意大利葡萄酒出口量达到22亿升,比2023年增长3%。就2024年各葡萄酒国家的出口量而言,意大利居世界第一位。就出口额而言,意大利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法国。        2024年,意大利葡萄酒醉大的海外市场是仍然是美国,出口额达19.4亿欧元,比2023年增长10%,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市场紧随其后。起泡酒是意大利葡萄酒出口的强劲推动力,占2024年全国葡萄酒出口额的29%。        葡萄酒是“意大利制造Made in Italy”的支柱性产业。意大利葡萄酒行业共有24.1万家酒庄(不含灌瓶厂),整个产业链为130万人直接或间接提供工作机会。        意大利全国共有68.1万公顷葡萄园,威尼托(Veneto)、西西里(Sicilia)和普利亚(Puglia)是葡萄园面积醉大的前三大区,共占全国葡萄园面积的78%。意大利全国有53.2万公顷葡萄园属于DOP(DOCG和DOC)和IGP级别,DOP级别葡萄园占全国葡萄园面积65%,IGP级别葡萄园占14%。意大利目前有635个官方登记在册的酿酒葡萄品种,是法国的2倍多。         2024年意大利葡萄酒产量达到44亿升(Divulga研究中心数据),比上年增加15%。70%以上的瓶装葡萄酒属于保证法定产区DOCG、法定产区DOC和原产地保护产区IGT级别,来自77个DOCG、330个DOC和119个IGT产区(2025年最新数字)。只有不到30%的瓶装葡萄酒是普通餐酒。         葡萄酒是地中海饮食方式不可或缺的元素,2024年意大利国民人均年葡萄酒消费量为37升,居世界前列。  ...

意大利葡萄酒2024年总产值145亿欧元 出口量全球第一

近日,意大利农场主协会(Coldiretti)发布关于2024年意大利葡萄酒行业的系列官方数据,为过去一年的发展画上圆满句号。        2024年意大利葡萄酒行业总营收额达到145亿欧元,其中81亿欧元来自出口,出口额比2023年增长近6%。2024年意大利葡萄酒出口量达到22亿升,比2023年增长3%。就2024年各葡萄酒国家的出口量而言,意大利居世界第一位。就出口额而言,意大利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法国。        2024年,意大利葡萄酒醉大的海外市场是仍然是美国,出口额达19.4亿欧元,比2023年增长10%,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市场紧随其后。起泡酒是意大利葡萄酒出口的强劲推动力,占2024年全国葡萄酒出口额的29%。        葡萄酒是“意大利制造Made in Italy”的支柱性产业。意大利葡萄酒行业共有24.1万家酒庄(不含灌瓶厂),整个产业链为130万人直接或间接提供工作机会。        意大利全国共有68.1万公顷葡萄园,威尼托(Veneto)、西西里(Sicilia)和普利亚(Puglia)是葡萄园面积醉大的前三大区,共占全国葡萄园面积的78%。意大利全国有53.2万公顷葡萄园属于DOP(DOCG和DOC)和IGP级别,DOP级别葡萄园占全国葡萄园面积65%,IGP级别葡萄园占14%。意大利目前有635个官方登记在册的酿酒葡萄品种,是法国的2倍多。         2024年意大利葡萄酒产量达到44亿升(Divulga研究中心数据),比上年增加15%。70%以上的瓶装葡萄酒属于保证法定产区DOCG、法定产区DOC和原产地保护产区IGT级别,来自77个DOCG、330个DOC和119个IGT产区(2025年最新数字)。只有不到30%的瓶装葡萄酒是普通餐酒。         葡萄酒是地中海饮食方式不可或缺的元素,2024年意大利国民人均年葡萄酒消费量为37升,居世界前列。  ...

国际酒饮2025年度全球50大葡萄酒品牌榜发布 7家意大利品牌上榜

国际酒饮2025年度全球50大葡萄酒品牌榜发布 7家意大利品牌上榜

   近日,酒饮行业媒体《Drinks International国际酒饮》发布“2025年世界50大醉受推崇葡萄酒品牌”榜单(The World’s Most Admired Wine Brand 2025),共有7个意大利葡萄酒品牌入选。 2025年世界醉受推崇葡萄酒品牌入选意大利品牌 第二位:嘉雅(Gaja) 第四位:安东尼世家(Antinori) 第七位:西施佳雅(Sassicaia) 第三十四位:花思蝶(Frescobaldi) 第三十六位:Planeta 第四十六位:天娜(Tignanello) 第五十位:奥莱拉雅(Ornellaia)   第二位:嘉雅酒庄 Gaja          嘉雅在本年度评选中从去年的第十位跃升至亚军。嘉雅家族自1850年代便在巴巴莱斯科镇的酒馆中销售葡萄酒。19世纪末,嘉雅家族率先在皮埃蒙特朗格地区装瓶自有品牌葡萄酒,在当时十分超前。直至1960年代,朗格地区才普遍采用装瓶技术。 图源Drinks international      ...

国际酒饮2025年度全球50大葡萄酒品牌榜发布 7家意大利品牌上榜

   近日,酒饮行业媒体《Drinks International国际酒饮》发布“2025年世界50大醉受推崇葡萄酒品牌”榜单(The World’s Most Admired Wine Brand 2025),共有7个意大利葡萄酒品牌入选。 2025年世界醉受推崇葡萄酒品牌入选意大利品牌 第二位:嘉雅(Gaja) 第四位:安东尼世家(Antinori) 第七位:西施佳雅(Sassicaia) 第三十四位:花思蝶(Frescobaldi) 第三十六位:Planeta 第四十六位:天娜(Tignanello) 第五十位:奥莱拉雅(Ornellaia)   第二位:嘉雅酒庄 Gaja          嘉雅在本年度评选中从去年的第十位跃升至亚军。嘉雅家族自1850年代便在巴巴莱斯科镇的酒馆中销售葡萄酒。19世纪末,嘉雅家族率先在皮埃蒙特朗格地区装瓶自有品牌葡萄酒,在当时十分超前。直至1960年代,朗格地区才普遍采用装瓶技术。 图源Drinks international      ...

意大利法定产区颈标升级并加印三色国旗 2025年4月15日起执行

意大利法定产区颈标升级并加印三色国旗 2025年4月15日起执行

从2025年4月15日起,意大利法定产区(DOC)和保证法定产区(DOCG)级别葡萄酒的颈标上,将出现意大利三色国旗图案。据意大利国家铸币和印钞局负责人透露,新的DOC、DOCG葡萄酒标签采用了与纸币类似的安全印刷技术,并添加防伪二维码,将更有效的保护这两个级别的意大利葡萄酒免遭仿冒。

意大利法定产区颈标升级并加印三色国旗 2025年4月15日起执行

从2025年4月15日起,意大利法定产区(DOC)和保证法定产区(DOCG)级别葡萄酒的颈标上,将出现意大利三色国旗图案。据意大利国家铸币和印钞局负责人透露,新的DOC、DOCG葡萄酒标签采用了与纸币类似的安全印刷技术,并添加防伪二维码,将更有效的保护这两个级别的意大利葡萄酒免遭仿冒。

时隔七年再度访华,意总统:中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时隔七年再度访华,意总统:中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马塔雷拉总统 11月8日在北京表示,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迅速的巨大变化,为此需要一种和睦相处、共同探讨的氛围。遗憾的是,当今世界几乎不存在这样的氛围,这也是为什么双边关系非常重要。 他还表示,对意大利来说,中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据报道,马塔雷拉总统8日在北京参观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的“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展览。 此外,据拉美社11月7日发自北京的报道,马塔雷拉7日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他参观了中国首都最具标志性的旅游景点之一颐和园。 观察人士称,意大利正在努力寻找与中国这个世界主要大国进行对话的适当渠道。中国在政治、经济和贸易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其影响力今后还将继续扩大。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1月8日报道,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7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6天的国事访问,这是他时隔7年再度访华。 据媒体报道,今年是中国与意大利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双方期待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展两国之间的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 报道说,此次访问也正值中欧电动汽车关税谈判僵持不下之际。 据意大利媒体报道,马塔雷拉此行也希望拓展商机,尤其希望打开意大利时尚产业在中国的市场。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将于11月7日至12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时隔七年再度访华,意总统:中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马塔雷拉总统 11月8日在北京表示,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迅速的巨大变化,为此需要一种和睦相处、共同探讨的氛围。遗憾的是,当今世界几乎不存在这样的氛围,这也是为什么双边关系非常重要。 他还表示,对意大利来说,中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据报道,马塔雷拉总统8日在北京参观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的“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展览。 此外,据拉美社11月7日发自北京的报道,马塔雷拉7日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他参观了中国首都最具标志性的旅游景点之一颐和园。 观察人士称,意大利正在努力寻找与中国这个世界主要大国进行对话的适当渠道。中国在政治、经济和贸易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其影响力今后还将继续扩大。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1月8日报道,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7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6天的国事访问,这是他时隔7年再度访华。 据媒体报道,今年是中国与意大利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也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双方期待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展两国之间的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 报道说,此次访问也正值中欧电动汽车关税谈判僵持不下之际。 据意大利媒体报道,马塔雷拉此行也希望拓展商机,尤其希望打开意大利时尚产业在中国的市场。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将于11月7日至12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CICC随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出访中国

CICC随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出访中国

意大利总统塞尔焦·马塔雷拉于11月7日至12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行程包括北京、杭州和广州。此次访问是深化意大利与中国外交和经济关系的重要一步。在北京的访问中,意大利外交部长安东尼奥·塔亚尼陪同总统;在杭州和广州,副外长埃德蒙多·奇列利也参与了相关活动。 中国意大利商会(CICC)在主席洛伦佐·里卡尔迪的带领下,全程参与了此次访问。在北京,里卡尔迪主席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宴。该国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旨在欢迎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及其代表团。 中国意大利商会主席及董事会成员还参加了意大利国家元首与意大利侨民的会面,分别于11月8日在北京、11月10日在杭州和11月12日在广州举行。 在广州与意大利侨民会面 在杭州与意大利侨民会面

CICC随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出访中国

意大利总统塞尔焦·马塔雷拉于11月7日至12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行程包括北京、杭州和广州。此次访问是深化意大利与中国外交和经济关系的重要一步。在北京的访问中,意大利外交部长安东尼奥·塔亚尼陪同总统;在杭州和广州,副外长埃德蒙多·奇列利也参与了相关活动。 中国意大利商会(CICC)在主席洛伦佐·里卡尔迪的带领下,全程参与了此次访问。在北京,里卡尔迪主席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宴。该国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旨在欢迎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及其代表团。 中国意大利商会主席及董事会成员还参加了意大利国家元首与意大利侨民的会面,分别于11月8日在北京、11月10日在杭州和11月12日在广州举行。 在广州与意大利侨民会面 在杭州与意大利侨民会面